在阅读此文前,麻烦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,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,又可以让您下次继续阅读相关文章,感谢您的支持。 如果有一个有权有钱的亿万富翁找到你,对你说:“我的一切生活,山珍海味,名车豪宅,以及取之不尽的奢侈品,你都可以享受。但条件是,你以后也不再是你,只能以我的身份生活,并要全力模仿我,承担我的一切危险。”你会同意吗?伊拉克的一名男子就曾面临这样的选择,只不过他面对的这个“亿万富翁”更为特殊。
1994年,一本名为《我曾是萨达姆的儿子》的回忆录在德国出版,此书在当时没有引起多大波澜,但在伊拉克战争后却迅速流传开来,后来还被改编成了一部名叫《魔鬼的替身》的电影。电影对回忆录的情节进行了夸张,并虚构了部分情节,但在整体上,这部电影确实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。这位自称“萨达姆儿子”的人,并非萨达姆真正的儿子,而是萨达姆儿子的替身——拉蒂夫·叶海亚。
拉蒂夫出生于伊拉克的名门望族,因此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,并进入了当时伊拉克的名校学习。按理说这是件好事,但这却成为了拉蒂夫悲剧的开端。在学校里,他遇到了一个和他长得很像的人——乌代·侯赛因。乌代·侯赛因正是当时伊拉克领袖、萨达姆·侯赛因长子的名字。他因为过度溺爱而变得骄横残暴,有着极其残忍的心性。
由于乌代身份重要,又得罪了不少人,他自然也需要替身来给自己“分担火力”,关键时候给自己挡一刀,因此乌代从小就在积极寻找自己的替身。而和他长得很像的人就是他的理想目标——即将成为法律学士毕业的小伙子拉蒂夫。虽然这个位置看似荣耀,却隐藏着无数死亡和痛苦。
然而,当年的故事并未结束,在1987年,一场突如其来的命令改变了所有人的命运。一纸命令,让已经完成法律学士学位的小伙子前往巴格达执行任务,那个地方竟然藏着一个恐怖的大男人——他的老同学乌代·侯赛因。当初两人相识的时候,他们都是学生,每天一起学习,可现在他们之间隔着无数不可逾越的地界。
那一天,当两人的眼神再次交汇时,不知哪个才是在向往另一种命运?但最终的是那个人成了那个世界中无法逃脱的一个局限性的角色,被迫走上了通往黑暗深渊的小路,那条路上充满了血腥与痛苦,是不是每个人都应该反思一次关于生命价值的问题?
尽管如此,我们仍然不能忘记那些勇敢守护国家安全的人们,他们用自己的身体保护我们所拥有的每一寸土地,每一次呼吸。在这样一个充满挑战的地方,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希望,也不能丧失信念,因为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看到未来更加明亮的一天。